
WBBZ3340Z三通道直流電阻測量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一、主要特點
一次將高、低壓電流電位測試線全部接到變壓器上,測試過程中不用再倒測試線。
對于星型接法的繞組測試,儀器可以采取三相同時測試的方式測試A0、B0、C0相的電阻,節省測試時間。
三相五柱低壓內部角接的變壓器低壓測試時,儀器內部采用自動助磁的方法,比直接用大電流測試速度快。
顯示、打印變壓器的高中低壓繞組的全部測試數據,并自動計算出三相不平衡度,還可以打印折算到額定溫度下的阻值。
三相測試時先測試A0的數據,再三相同時測試,解決了三相同時測試中性點引出線電阻不能測試的問題,測試數據更接近單相測試值。
具有完善的反電勢保護功能。
儀器內部可以長久存儲測試數據200條(可擴展),還可以使用優盤存儲數據方便用戶導入電腦處理。
儀器具有適用溫度寬,精度高,防震,抗干擾,攜帶方便等特點。
WBBZ3340Z三通道直流電阻測量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二、主要技術指標及使用條件
1、技術指標
1)測試電流:
三相測試:5A+5A 1A+1A 二檔
分相測試:10A,5A,1A 三檔
2)測試范圍:
10A: 1.000mΩ ~1Ω 5A+5A 10mΩ ~1Ω
5A: 10.00mΩ ~4Ω 1A+1A 100mΩ ~5Ω
1A: 100.0mΩ ~20Ω
3)分辨率:0.1uΩ
4)準確度: ±(讀數×0.2%+2字)
5)外型尺寸:430mm×320mm×230mm
6)重量: 12kg
2、使用條件
1)環境溫度: -10℃ ~ 50℃ 環境濕度: ≤ 85%RH
2)工作電源: AC220V ± 10%
3)電源頻率: (50±1)Hz
WBBZ3340Z三通道直流電阻測量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三、面板功能介紹
面板示意圖(圖一)
液 晶 屏:顯示實時時鐘,操作菜單、測試數據以及簡易操作說明
按鍵:采用“↑”、“↓”、“←”、“→”、“確認”、“返回”六鍵控制儀器所有功能操作(另:配有“復位”鍵,即在任何時候任何界面,可按此鍵使儀器恢復到開機上電狀態)
基本功能:“←”、“→”鍵移動光標(測試過程中可修改分接位),“↑”、“↓”鍵修改數值,“確認”鍵執行所選操作,“返回”鍵回到上一頁。
電源開關: AC220V電源開關
接地端子:
接線端子(高壓):接被測變壓器的高壓側或中壓側
接線端子(低壓):接被測變壓器的低壓
打印機:打印測試數據
USB:優盤接口
RS232:廠家升級用
WBBZ3340Z三通道直流電阻測量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四、接線
1、用電源線把儀器與外部AC 220 電源連接,用接地線將接地端子與大地連接。
2、兩繞組變壓器測試時依次將高壓測試線(較長的)的四個測試鉗(黃綠紅黑)分別接到高壓側的A、B、C、O套管上,如果只有A、B、C三個套管,可以將黑色測試鉗懸空;測試線另一端與儀器的接線端子對應連接。將低壓測試線(較短的)的三個測試鉗(黃綠紅)分別接到低壓側的a、b、c、套管上,測試線另一端與儀器的接線端子對應連接。
注:整個測試過程不用倒線。
3、三繞組變壓器可以將高低壓繞組測試完后,將高壓測試線(較長的)的四個測試鉗倒接到中壓側測試即可。
4、單相變壓器使用將高壓測試線(較長的)中黃色和綠色的測試鉗接到單相變壓器的高壓側,低壓測試線(較短的)中黃色和綠色的測試鉗接到單相變壓器的低壓側,測試線另一端與儀器的接線端子對應連接。
5、儀器配套的專用測試線已經將電流、電壓線設計到同一鉗口上,接線簡單方便。
WBBZ3340Z三通道直流電阻測量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五、操作注意事項
儀器有反電動勢保護功能,但在使用過程中仍需按以下逐條操作。
1、在無載調壓繞組,不允許在測試過程中或未放完電時切換無載分接開關;
2、在測試過程中不允許拆除測試線。
3、在高壓端子測試過程中,變壓器中壓和低壓端必須開路。
六、售后服務
1、凡購本公司產品隨機攜帶產品保修單,訂購產品交貨時,請當場檢驗并填好保修單。
2、自購機之日起,憑保修單保修壹年,終身維護。在保修期內,維修不收維修費;保修期外,維修調試收取適當費用。
3、屬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保修:
1)用戶對儀器有自行拆卸或對儀器工藝結構有人為改變。
2)因用戶保管或使用不當造成儀器的嚴重損壞。
3)屬于用戶其它原因造成的損壞。
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鏞的金庸,在浙江海寧袁花鎮出生。而查氏,自唐宋以來就是名門大族,明清兩代更是科甲鼎盛人才輩出,成為江南****的書香門第。
金庸8歲時,看了自己人生中的一部武俠小說,顧明道的《荒江女俠》。后來,金庸愛上了《西游記》、《三國演義》、《七俠五義》,及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以及《三個**手》。后來《連城訣》的故事架構便明顯帶有《基督山伯爵》的影子。
與眾人所熟知的不同,金庸真正的處女作并非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而是一本叫做《給初中投考者》的試題精編。這本試題精編類書籍暢銷幾省,賺到的一桶金就足夠把他供到大學。對15歲的金庸而言,這顯示了他在了解消費者需要和以簡捷方式滿足他們方面的商業直覺。這種洞悉讀者心理的直覺能力,是他多年后創作武俠小說和創辦《明報》成功的關鍵。
1948年3月,因為《大公報》香港版的誕生,24歲的金庸一次踏上了港島這片土地,而這也成為他一生中*重要的轉折。1950年,《大公報》旗下《新晚報》創刊,隨后金庸被調到《新晚報》,做了副刊編輯。之后的兩三年,金庸為電影公司撰寫劇本,閱讀過大量有關西方戲劇和電影的理論著作。這些后來都化進了他的小說里,例如《射雕英雄傳》里郭靖黃蓉牛家村密室療傷那一段,就是典型的戲劇舞臺調度創作手法。
1954年,因為香港的一場武術比賽,金庸的同事陳文統開始化名梁羽生在《新晚報》上連載武俠小說,誰知一炮走紅。1955年2月8日,金庸受總編輯羅孚之邀,開始連載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從此開啟了中國通俗文化史上一個**的奇跡時代。
此后的17年,金庸從31歲寫到48歲,創作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15部武俠小說,一舉奠定自己在武俠小說史上的宗師級地位。